【今日推荐】职业规划的目的和意义何在?我们为什么要做职业规划?
古人云,一年之计在于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也说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道理上来讲,要是做不到有的放矢,一直处于瞎子摸象、顺其自然的状态,大部分情况下难以达成职业理想,这也是很多朋友关注职业生涯规划的根本原因。
哈佛大学曾做过长达25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跟踪调研,在大学生调研对象中,有清晰职业目标的13%受测者25年后成长为各行业精英,有模糊职业目标的60%受测者成长为稳定的社会中产阶级,没设定过职业目标的27%受测者则生活在社会基层。
那我们看一下上述调研中,为何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到底有哪些驱动力及意义呢?
第一,适配性逻辑。工作是否顺心和顺利的关键因素是人岗匹配,首先需要清楚了解自身的情况,比如说想做什么(兴趣)、能做什么(知识能力)、适合做什么(适配性),适合自己的工作才能保持良好的自信和持续的自我成就感及自我满足感,而且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环境、资源、兴趣、性格、风格等各种要素后的职业选择,想必也是更佳选择,成功概率也会更大。要是不考虑自身情况,在一个错误的赛道上坚持摸爬滚打,大概率难以保持一个好的业绩产出,终究也对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
第二,内在原生驱动力逻辑。根据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明确的、雄心勃勃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目标能更加容易激发个人的原生内驱力。随之激发出的自我能力感、自我重要感、自我好感也会驱动自己达成既定目标。相比而言,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往往容易回避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而且更容易气馁和放弃。
第三,潜能开发逻辑。通过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倾向测评,正确了解自身性格、风格、特质、潜在优势,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通过持续充电学习也能提升工作潜能。在实际工作中掌握并活用自己的优势,更好地扬长避短的自我策略,不仅能提升自身的职场竞争力,更容易发现新的或有更大潜力的职业发展赛道。
第四,PDCA循环应用逻辑。具备清晰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及行动计划之后,在后续的职业人生发展过程中,定期按照PDCA循环的逻辑,持续进行检查Check,修正自己的既定职业目标和行动计划,也能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职业发展成果。
作者:倍塔塞司
P.S. 欢迎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与作者。
上一页:法学专业毕业后,能做什么工作?
下一页:口罩时代下,如何“自我救赎”

该用户暂未启用AI答复,您可以协助ta生成AI答案!
最新话题
-
领导裁员
2025-03-21 17:43:11
-
高中生必读!职业规划不是选科后才该做的事(附5大黄金法则)
2025-02-26 19:27:49
-
35岁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怎么办?
2025-02-22 21:49:13
-
COAS职业倾向测评:高中生的指南针
2025-02-21 15:22:04
-
从策略到实践,提升大学生职业规划能力!
2025-02-15 14:5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