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职业目标的五个圈圈攻略

882人阅读 | 0人回复 | 2022-12-14 |

近十来年大家对职业规划的关注度持续较高,实际上,职业规划的本质,其实就是在计划性和偶然性之间寻求一个契合点,整个过程按步骤分解下来,就是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规划目标、付诸行动、检查修正,形成一个一直循环的PDCA飞轮。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职业目标的设定,而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是有难度的,盲目的制定目标,很容易在错误的赛道上浪费光阴。


笔者在之前发布的职业规划设计攻略中提到,职业目标的设定应做到“择己所好”、“择机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今天我们看一下,在职业规划过程里,如何才能把这四个方法论结合到一起,做到融会贯通。




首先看一下,什么叫“择己所好”、“择机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从字面意义上容易看得出,“择己所好”是指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择机所长”是指选择自己擅长的工作,“择世所需”是指选择社会上需要的工作,“择己所利”是对自己有利的工作,或者说是能赚钱的工作。

在做这四个动作之前,我们往往会忽略一点,那就是先排除“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选择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所带来的“痛苦”,是难以用次数来衡量的,可以说是一辈子处于痛苦的状态,想在不喜欢的领域或工作上取得职业成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当今社会上,就我们的职业世界而言,有数不清的工作种类,不仅有保险、矿业、能源、餐饮、酒店、电讯、房地产、服务业、服装、公益机构、广告、航空、化学、医疗、保健、建筑、教育、培训、电脑、金属冶炼、警察、消防、军人、会计、美容、传媒、出版、木材、造纸、零售、批发、农业、旅游、司法、律师、体育、学术研究、演艺等大行业分类,还有行政、财务、人力、研发、生产、服务、客服、销售、市场等职能分类,每一个行业及职能分类下面还有更多的细分领域。


那到底想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岗位,我们需要先进行“排除法”,把不喜欢的行业及岗位从考虑的范围里先行剔除,通通放到上图中“不想做的工作”中,其次再考虑其他四个圈圈的分析和选择,否则到最后很容易选择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上图中的右侧是四个交叉的圈圈,我们需要通过自我诊断、第三方测评(MBTI / COAS等)深层次的剖析自我,其次收集社会环境、组织环境、家庭环境、组织环境等等各种外部信息,准确选定上图中“五角星甜蜜区”的职业目标。其中关于自我分析,最好还是通过第三方工具来测试,由于“当局者迷”,只通过自己的想法是很难准确捕捉自身的潜意识偏好的。


假设没有马上找到“五角星甜蜜区”的工作怎么办?那这种情况下,只能暂时选择“1”、“2”、“3”、“4”区域的工作,后续再择机进行调整。对此,有些朋友会问,职业规划都设计完了,如何进行调整?首先“1”、“2”、“3”、“4”区域的工作,可能会少了一些驱动力,但是属于次选的最佳方案,再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而且本文开头也提到,职业规划本身就是个计划性和偶然性的契合体,职业规划设计完成后,还需要根据时间的推移,不断的打磨和调整。举个例子,假设选择了一个“4”区域的工作——化工行业的营销管理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也会有所成就,随之而来的自我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也会促使我们对这份工作日益感兴趣,让原处于“4”区域的这份工作变成“五角星甜蜜区”的工作。


作者:倍塔塞司

原创不易,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和作者。


Tag:干货分享职业规划

回复问答禁止带推广链接、违法词。
每个账号仅有一次回复的机会!
取消
回答共0个
提示信息
请选择举报理由
我要回答

客服电话:021-67299989

客服邮箱:service@hanseony.com

  • 抖音二维码

  • 微信二维码